圖片來源:口袋財經 |
距今10年前,一場巨大的海嘯席捲世界。造成許多人投資血本無歸、巨大的銀行倒閉、工廠關門、員工失業。這是2008年金融海嘯,台灣當時難逃一劫,社會瀰漫著冷清的氣息,馬政府推行消費券試圖拯救低迷的景氣。
事過境遷,但危機卻隱匿在每個繁榮與過熱的經濟中──光明背後總有陰影。筆者將推出系列文章,進行海嘯10周年回顧。介紹這個海嘯當時如何在美國形成、為何以及如何破裂?也將介紹一些經濟概念,再視當年的消費券政策。
本文是系列文首篇,從總體面向回顧美國這個風暴核心圈,如何吹起並且弄破泡沫。
│Made in USA:美國如何吹起這個泡沫?
2008年金融海嘯,完整的稱呼是「次級房屋貸款危機」,簡稱次貸危機﹝Subprime mortgage crisis﹞。始於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﹝Mortgage-Based Security,下稱MBS﹞債務違約,以及人們對市場過度樂觀的預期。美國許多經濟學家,將問題歸咎於銀行放貸給信用低的窮人。然而本節要從金融市場和房屋市場兩方面,介紹吹起房地產泡沫數個關鍵因素,說明危機永遠不是單一原因造成,而是環環相扣。
|金融市場:一級戰線
金融創新:證券化
1970年代美國政府全國抵押貸款協會﹝人們熟稱為吉利美﹞,發行了第一批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。當時吉利美將人們的不動產抵押貸款集結在一塊,經過幾番組合後發行為債券。這是雙贏策略:吉利美可以從債券買方手上,快速收取到不動產貸款的巨額本金;債券投資人也能夠將不動產貸款的屋主取得固定收入!我們稱此為證券化。
證券化在1980和90年代蔚為風尚,並非只有不動產貸款才能證券化,舉凡學生貸款、汽車貸款和金融卡貸款等等都行。以證券化邏輯「製造」出來的債券光怪陸離,到後來,還有把所有證券化債券都打包在一起的擔保債權憑證﹝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, 下稱CDO﹞,外號「大魔王」。
CDO將諸多債權切分成無數小單位,轉移到世界各地﹝一筆100萬的貸款就可能有一部份分散在堪薩斯州、一部份在加州,另外一部份在東京﹞,導致風險無法被合理評估;問題若發生,就弄垮全世界。
信用評等機構亂給評價
信用評等機構的工作,是為各式各樣金融產品進行信用的評估,好改善企業管理、強化市場投資效率,以及資訊流通。大家熟悉的標準普爾﹝Standard& Poor’s﹞和穆迪﹝Moody’s﹞都是信用評等機構。
1970年代風雲變色,他們的獲益模式原先仰賴投資人購買評等報告。後來發現投資人都將資訊外流,導致報告銷售不佳。信評機構改為向「發行人」收費──付錢的才幫他寫評等。
出錢的終究是老大,信評機構有誘因發表劣質報告。加上證券化的金融商品本身難以評價風險,市場風險被嚴重低估。包含當年風暴的原爆點──「房屋抵押貸款」,一堆人前仆後繼投入,卻只是飛蛾撲火。
|房屋市場:風生水起
房價不跌的傳說
相較許多金融商品,房地產的價值是穩定且成長。加上證券化風行,大家輕易貸款投入;信評機構也是好評連連,大家對房地產充滿信心。甚至到1990年和2000年後,連貸款申請人的身分都不檢查了!人們相信房價會漲,於是借錢投入,結果房價真的因此上漲,益加鞏固大家的信念。高額舉債、信心過度是泡沫經濟的助力。
政府也補一刀
2001年美國發生恐怖攻擊,為刺激受驚嚇而萎縮的經濟,時任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﹝Alan Greenspan﹞於2001到2003年間,逐步印鈔以調降利息,大量熱錢就此流入市場,更進一步促成房市的熱潮。
但他似乎發現了什麼不對勁,於是在2004到2006年間逐步提升利息,可惜速度過慢,每一步調升的利息過小,被市場給預期到了,因此政策無效。房地產狂熱沒能在葛林斯潘手上改善﹝筆者認為他也沒有想改善﹞。
│繁榮後的落寞:泡沫破裂
以上三個因素,創造了借貸方便、信心擴張和風險難以衡量的投資環境,吹起巨大泡沫。繁榮的背後總是落寞,這節將歸納泡沫為何破滅。
房屋庫存過剩──關鍵的原爆點──終於到來。房屋供給過量的結果就是價格下跌,市場的負面預期導致下跌的房價更進一步下跌!房子不蓋了,建商沒得賺,相關產業需求萎縮,連帶降低了家庭的財富。而債權人也收不到錢,債務開始違約,再沒人敢貸款投入房地產市場。需求萎縮、資產拋售,房價繼續下跌,就此不斷循環。從不動產領域延燒到CDO中各個債券,最終擴散到全世界!
市場低迷,生活陷入困境,人們早已不安。紛紛跑去銀行提領現金,但卻也領不到。因為銀行根本沒錢!當初把債務轉化為證券發出去的銀行,因為債務違約而嚴重金流不足﹝銀行資產中有大份額MBS、CDO和許多證券化債券﹞,相繼倒閉。接著的故事,就是大家熟知的雷曼兄弟倒台,大型銀行經不起考驗而接受救濟,世界經濟包含台灣,也因為美國生這場大病,相繼重感冒。
我們在這篇文中快速回顧這場駭人的海嘯,介紹了泡沫起落的幾個因素──問題是環環相扣的!但我們認為這樣還不夠,下一篇將繼續探討泡沫是怎麼破滅的?其實中間有很多挽救的機會,後來卻層層失守!
2008年金融海嘯,完整的稱呼是「次級房屋貸款危機」,簡稱次貸危機﹝Subprime mortgage crisis﹞。始於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﹝Mortgage-Based Security,下稱MBS﹞債務違約,以及人們對市場過度樂觀的預期。美國許多經濟學家,將問題歸咎於銀行放貸給信用低的窮人。然而本節要從金融市場和房屋市場兩方面,介紹吹起房地產泡沫數個關鍵因素,說明危機永遠不是單一原因造成,而是環環相扣。
|金融市場:一級戰線
金融創新:證券化
1970年代美國政府全國抵押貸款協會﹝人們熟稱為吉利美﹞,發行了第一批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。當時吉利美將人們的不動產抵押貸款集結在一塊,經過幾番組合後發行為債券。這是雙贏策略:吉利美可以從債券買方手上,快速收取到不動產貸款的巨額本金;債券投資人也能夠將不動產貸款的屋主取得固定收入!我們稱此為證券化。
證券化在1980和90年代蔚為風尚,並非只有不動產貸款才能證券化,舉凡學生貸款、汽車貸款和金融卡貸款等等都行。以證券化邏輯「製造」出來的債券光怪陸離,到後來,還有把所有證券化債券都打包在一起的擔保債權憑證﹝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, 下稱CDO﹞,外號「大魔王」。
CDO將諸多債權切分成無數小單位,轉移到世界各地﹝一筆100萬的貸款就可能有一部份分散在堪薩斯州、一部份在加州,另外一部份在東京﹞,導致風險無法被合理評估;問題若發生,就弄垮全世界。
信用評等機構亂給評價
信用評等機構的工作,是為各式各樣金融產品進行信用的評估,好改善企業管理、強化市場投資效率,以及資訊流通。大家熟悉的標準普爾﹝Standard& Poor’s﹞和穆迪﹝Moody’s﹞都是信用評等機構。
1970年代風雲變色,他們的獲益模式原先仰賴投資人購買評等報告。後來發現投資人都將資訊外流,導致報告銷售不佳。信評機構改為向「發行人」收費──付錢的才幫他寫評等。
出錢的終究是老大,信評機構有誘因發表劣質報告。加上證券化的金融商品本身難以評價風險,市場風險被嚴重低估。包含當年風暴的原爆點──「房屋抵押貸款」,一堆人前仆後繼投入,卻只是飛蛾撲火。
|房屋市場:風生水起
房價不跌的傳說
相較許多金融商品,房地產的價值是穩定且成長。加上證券化風行,大家輕易貸款投入;信評機構也是好評連連,大家對房地產充滿信心。甚至到1990年和2000年後,連貸款申請人的身分都不檢查了!人們相信房價會漲,於是借錢投入,結果房價真的因此上漲,益加鞏固大家的信念。高額舉債、信心過度是泡沫經濟的助力。
政府也補一刀
2001年美國發生恐怖攻擊,為刺激受驚嚇而萎縮的經濟,時任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﹝Alan Greenspan﹞於2001到2003年間,逐步印鈔以調降利息,大量熱錢就此流入市場,更進一步促成房市的熱潮。
但他似乎發現了什麼不對勁,於是在2004到2006年間逐步提升利息,可惜速度過慢,每一步調升的利息過小,被市場給預期到了,因此政策無效。房地產狂熱沒能在葛林斯潘手上改善﹝筆者認為他也沒有想改善﹞。
│繁榮後的落寞:泡沫破裂
以上三個因素,創造了借貸方便、信心擴張和風險難以衡量的投資環境,吹起巨大泡沫。繁榮的背後總是落寞,這節將歸納泡沫為何破滅。
房屋庫存過剩──關鍵的原爆點──終於到來。房屋供給過量的結果就是價格下跌,市場的負面預期導致下跌的房價更進一步下跌!房子不蓋了,建商沒得賺,相關產業需求萎縮,連帶降低了家庭的財富。而債權人也收不到錢,債務開始違約,再沒人敢貸款投入房地產市場。需求萎縮、資產拋售,房價繼續下跌,就此不斷循環。從不動產領域延燒到CDO中各個債券,最終擴散到全世界!
市場低迷,生活陷入困境,人們早已不安。紛紛跑去銀行提領現金,但卻也領不到。因為銀行根本沒錢!當初把債務轉化為證券發出去的銀行,因為債務違約而嚴重金流不足﹝銀行資產中有大份額MBS、CDO和許多證券化債券﹞,相繼倒閉。接著的故事,就是大家熟知的雷曼兄弟倒台,大型銀行經不起考驗而接受救濟,世界經濟包含台灣,也因為美國生這場大病,相繼重感冒。
我們在這篇文中快速回顧這場駭人的海嘯,介紹了泡沫起落的幾個因素──問題是環環相扣的!但我們認為這樣還不夠,下一篇將繼續探討泡沫是怎麼破滅的?其實中間有很多挽救的機會,後來卻層層失守!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