誰說學理論沒有用的?




一直有人跟我說,讀大學沒有用,因為都是理論。
理論就沒用嗎?不曉得大家有沒有聽過這種講法?
作出這種批判的人常自許為「實戰派」,為自己在苦拚實幹中建立的見解感到自豪,嚴重輕視理論。我對他們的說詞總有著怪怪的感覺,不確定是論點有問題,還是他們表現的態度有問題?
而最近經過幾番思考,有了點眉目,且讓我道來。

│扣上理論的大帽


「啊,這只是理論,我覺得我們應該…….。」這是「理論無用說」的常見起手式。這想法造成了悲慘的後果,那就是凡提到理論的,一概不採納;又或是只要認為對方的想法和行動上不切實際的,就扣上「理論」的帽子而棄之不用。
這真的很可惜。
首先,我們沒有人能否定多元觀點的意義,這不只是道德上的觀點,更有實際效益。這幫助我們從不同觀點來認識事物,並且得以從方方面面的角度解決問題。
再者,理論也從來不等於「錯誤」,所以一概不採納任何以理論為名的論述,也是大有問題。這意味著他們已某種情緒干擾了對真相的判斷。
就算是實戰,儘管不理論,也不能如此武斷與「不科學」。

│那天,我受驚了!


先前虛擬貨幣搞得火熱,我和一個瘋狂投資者﹝這樣的人滿街跑﹞意外通上電話。他對自己的投資相當滿意,言語中充滿自信與驕傲。
我當時看話題正熱,也順道說說看法。因為我才運用經濟和統計的概念,發現在那一個多月間,某兩個貨幣彼此存在著彈性替代關係﹝我內心狂喜﹞。
我把這個發現分享後,他便不服氣的抨擊這只是理論,強調他的訊息才可信,「因為都是實戰資訊」﹝起手式﹞。接著開始分享他的說法﹝其實只是東拼西湊的資訊﹞,而後篤定地跟我說,這就是之後的市場走勢,正準備投資。
他嫻熟又倨傲的畫塊大餅,語調中透露著「有需要嗎?來找我討教討教吧」的氣息。
原來他不是要來找我聊天的,也不在乎我的觀點。
然而,他的論點沒有任何前提假設與推論,都是片段片段的結論,我也就興致缺缺了。
必須澄清,我也沒說我的是真理,畢竟我知道一旦變數改變,模型的關係就未必存在了,估算也是一直在隨新的變數出現而修正。
嗯……,回到自滿的實戰投資者,我很驚嚇,畢竟實戰也不是這樣實戰的吧?這究竟是老鼠會還是炫耀大會,一時間也分辨不出來了。

│理論是什麼?


小標看起來很嚴肅,假的。請耐心看下去。
先說個故事,我們先前和工程師討論專案。我們擬定流程是,決定先透過觀測、調查和既有數據,假定受眾的可能偏好,根據此假定偏好開發出一簡單產品。
以網站而言,我們探討產品調性和客群對象,來決定色調、設計與導購流程,以及為哪些功能設置按鈕,設計出「簡單的方案」。
接著,來實行這個簡單方案,將試用版丟到一部分的目標族群中,得到市場回饋。像是哪個購物流程不人性,或是哪些按鈕位置不好,或是太多餘,進而修正此簡單方案,而後再繼續到市場測試以持續獲得回饋──直到讓我們的目標族群感到滿意。
這是重要的線性流程!
而這流程重點在「假說的建立與驗證」,當我們設計的產品假說可以被反覆驗證,一套「理論」﹝和我們可行的銷售網站﹞就被建立了。但你應該不能否認我們其實是在實戰,對吧?
理論跟實戰,其實不好區分。
這是一套透過假設、模型、驗證和結論﹝再修正﹞建立起的工作流程。假設是消費者偏好,模型是簡單方案網站,驗證是部分消費者反應,結論是我們應該如何調整出更好的方案網站。
放大來看,我們生活所能看到的每一個產品、廣告或設計,都一定程度透過這樣的研擬,最後以我們喜愛的姿態,出現在我們面前。為了能在今天變化快速且分眾明確的市場競爭中利潤最大化,生產者的世界變得﹝或一直﹞不太單純。
學術理論的建立,也透過這樣的方式建立可靠論點;在商業上這樣的思維更是成本最小,利潤最大的設計關鍵。有人說這像設計思考,有人說可能是產品思維,還有精實創業等等獨特的名字。不管如何,本質都是一樣的,也就是「大膽假設,小心求證」的科學精神。
理論是由科學流程和精神,所建立起來的。這是在哪都派得上用場,認識世界、達成目標的思考方式。
學習理論,就是學習用科學的方式,來找到解決問題,和認識世界的方式。

│笨蛋,問題不在理論跟實戰


此外,我還有個發現。

實戰派人士」所謾罵的對象,大多都是沒有實務經驗卻又常高談闊論的人,也就是常發表高見但實際上沒什麼實際執行經驗的人。
於是,這種人被實戰派自許者戲稱作「理論派」。然而,這個戲謔完全沒抓到重點,因為這種高談闊論的人,也沒資格被稱為理論派,根本是謬論派。

請注意,有自己的觀點當然是很棒的事,但麻煩就在,過度堅信自己觀點,容不下別人的想法。
持平而言,實戰派人士隨意扣上理論無用的帽子謾罵,一方面曲解理論的作用和定義,二來模糊了問題的焦點。
同時,如果只死守自己的實務經驗不放,同樣也會招致危險。和那些被責罵為理論派的人半斤八兩。完全無助於釐清事實。
發現了嗎?局面其實早已不是理論和實戰的問題了。在了解前一段的故事後,會發現理論跟實戰其實是很難區分的。
因為實戰也需要理論建構的思維,只是流程著重在戰場上的各種操作經驗;理論也要驗證自己思考的前提以及論點,只不過有的透過邏輯或數理論證,有的是實際訪談和調查,側重不同
而最終目標,都是為了正確理解問題,了解事物的面貌罷了。

│結尾:Be Scientific


結尾終要到來,來個重點整理。
我們談到:
﹝一﹞有人以實戰經驗自豪,攻擊理論的無用。我們需要「驗證假設/獲得回饋」來修正我們產品服務
﹝二﹞談到理論的定義已經被曲解了,被拿去攻擊沒有科學精神或光說不練的對象──顯然理論與實戰的爭論是假的,有沒有科學精神才是真的
﹝三﹞其實理論跟實戰,沒那麼容易區分
最後,如果你很困惑於怎麼判斷一個論點的合理性、對你的幫助,還有發表者的思考縱深,你可以試著問:
(a) 這個論點在什麼條件下才成立﹝前提假設與預測的發生條件﹞
(b) 這個論點透過什麼方式驗證﹝驗證過程﹞
(c) 這個論點的解釋範圍有多廣﹝應用範圍﹞
最後,不管是理論派還是實戰派,都祝你們都能成為科學家。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