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熱血激情的,終將歸於平淡:回顧「自主學習」的興起與衰落




一直到最近,好幾個人提到關於學習,我才想起原來距離我思考「學習」這件事,已經過了兩年多的時間。那時剛上大學不久,為脫離魔爪而感到慶幸,也很熱衷於批判國高中教育的愚昧可笑。相對應的,我也對一些全新、講求自主的學習方法大懷期待,像是小組學習、增加課程互動或是線上資源等。這些方法力求跳脫既有框架,以達成技能培養、知識獲得甚至是人格成長的目標。

但隨著較學者和學習者倡議的諸多計畫相繼失敗,我對舊有信念早已產生質疑。


│體制外:自覺者的自主學習狂潮

那時我們有個社群,規定每天要在線上發表自己今天的學習內容,針對學習主題,發表成果。如果是想練習寫作,每天需將作品發表出來;如是學習設計或簡報,則要把你視覺化的成果上傳給大家看。

這似乎很美好,而且很有吸引力。那時社群被籠罩在自主學習的狂潮中,因此諸如此類的聚落極多──也包含我們。一群熱忱者和理想者蜂擁而上,前幾天和第一個禮拜,達陣率大致理想。隨著時間推演,有的人開始說「抱歉,我今天有件緊急事情,沒能完成作業」、「我很久沒陪另一伴了,他很火」或者是「學校今天有專案要做,我明天再補」﹝但也沒有回來補﹞。各式各樣的理由產生,自主學習一時間變成浪漫的口號,不只我們,很多社群因此停擺,到今天都不曾再開張過。

這是線上學習的社群,實體學習的社群也沒能幸免於難,全都輸給「人性」這個巨大的對手。在孟子眼中,人性本善;在學習面前,人性本惰。不論線上或實體,能堅持到最後的都是強者中的強者,不論他們發展的好壞,至少思維和技能都很突出﹝在我觀察之下﹞,這也就是為何精英和強者永遠都只有少數。

有一個統計學的概念,叫做迴歸至平均值﹝Regression to the mean﹞。是說群體中高出平均值很多的特徵,在經過時間的洗禮後,會逐漸回到平均值的水平。每每看到這個計量結果,就讓我想起那些學習狂熱現象。人們──至少當時的自覺青年──對於自主學習的狂熱,經過時間和外務的挑戰下,終於回到平均的懶惰水準。這個理論還真是道盡一切苦楚。




│體制內:教學者的新創教育

剛才我們提到的是體制外的情形,在體制內有沒有一點風生水起呢?有的。至少在我身邊,有一些教授嘗試新的教學方法。

比如說,有位教授上課採用互動的方式。其針對教科書所提出的許多概念,在課堂上進行討論,討論這個觀點為何成立、哪些案例屬於此理論,甚至直接讓大家閱讀論文﹝很艱澀﹞進行報告和討論。這看似相當美好,但卻得到了極高差評。因為這樣的模式沒有注意到「學生來這堂課做什麼」。

也許乖乖把東西聽回去,考試的時候拿來用,然後拿得學分,才是大家由衷的企盼。但是教授想改變學生行為,必定產生摩擦。凡只要是有市場的地方,試圖改變大眾行為的生意必然失敗。師生之間是有市場關係存在的,一是老師開課和學生選課的關係;二是反映在老師教學評量成績。因此改革不可不慎。

這麼做的其實不只一位教授,有的還增加實作和企劃發想的內容,他們共同點就是都獲得了極度差評。原因也是雷同──試圖改變學生原本的學習行為──而且還講了太多跟課堂內容無關的事情。

另一種形式是,在學校的引導下,老師開設線上課程。這是不錯的事情,讓學生有更多選擇,也讓好的內容不只侷限於學校和國家。然而,這一來對於學習的主動性仍不能保證,儘管有些機構試圖開出學位證書,但對於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質量,仍難以確保;再來,有些線上課程開設只是為爭取經費而服務,在資源稀缺的情況下,好的點子也只為了形式上做個樣子;第三是,不是什麼東西都能當線上課程,強調師生互動和實務練習的課程就是那類,例如企業研究調查,以及重口說和聽力的外語課程等。


│得到什麼啟發嗎?

到此,已經相當明確,為何我對自主學習的倡議和方法,已經興致冷淡。這些都是好的方法、好的理念,但是人性本身是難以駕馭的脫韁野馬,所以不少方法都落魄告終。

但我還是從中學習到一些事物,觀察出一些規律。要讓改善獲得知識的方式,要有一些條件配合。

學習小組不宜過大
如果想辦理自主學習的小組,參與人數不能太多,超過五個就不太理想。如果大家都堅忍不拔,十個也是上限。人越多導致互動不合或懶惰的因素就更多,一旦有人開始不行了,其他人就會受影響,最後能堅持下去的會少之又少。線上的話一定要找機會多見面。

回饋與認同
一般而言,人們對所做事務的認同,除了有實質回饋,更需要有心靈上的回饋。對一個學習組織來說,要讓每個人都有機會主導一個議題的探討,是非常重要的。參與者能被需要,並得到成就感和掌握感,其凝聚力和學習成果往往更佳。

在組織中的學習過程也要讓人感覺自在安心,而非強者的意見佔有較尊貴的地位。不少自學組織死於有人過分主導,仗著自己的專業而排擠他人的參與。避免這件事情發生,得有好的組織文化做配合。這個文化必須倡導不互相攻擊、每個人的意見都很寶貴的開放心理。

這大家都懂,難就難在,這完全悖反人類行為與直覺。而且只要有一個這樣的人,就很致命。

懷抱疑問
光是把東西讀完或發表出來,可能都是不夠的。學習重要的是要滿足心中的疑惑。一個心中沒有疑問的人,是不可能因學習感受到回饋的,除非他接觸的是很新、其從未接觸過且激起他好奇的事物,但這種機率較低,不要輕易期待。因此,組員或課堂上的學生,最好都要因懷抱著和討論主題有一定程度相關的疑問而聚集,成效才會好些。

大型組織
我們沒有辦法確保大家都能非常主動參與﹝就連在小組織也一樣﹞,因為大家學習的動機都不同。不是每一種主題都適合個案式或讓大家都發表自己的高見,適合那樣做的是分析和解讀類型的探討,例如文本和個案。因為這種主題往往沒有正確答案,而且會因為不同環境而衍生不同解答。

基礎學科不適合開放式討論學習
承上,如果是基礎學科,如基礎電學或是個體經濟學等等,不太適合開放式討論教學。因為他們是專門學科進行進階研討的基礎。是一套有專業性的工具或思考方式。除非既有理論出了大問題,否則按著基礎學科的步驟是最具效率的。


│結語:學習和教學的成效終究歸因於個人

我們要了解,一個最終目標是要改變他人行為的計畫,是不會成功的。也許很多教育與學習的改革計畫,首要問題出在這裡。沒有過去強壓的環境,有更多的可能性產生了,但也讓好的理念難以完全貫徹。這是最好,也是最壞的結局。

儘管如此,透過組織規模的調整,提升互動與回饋,以及均衡同一學習議題的認知程度,卻是有助於凝聚和改善學習和教學成果的。把牛鬼蛇神都關在同個籠子裡餵養相同的知識已經顯示為不可行,運用不同的方式優化學習者的自主性和成效,凸顯了教育者的專業與高明;保持疑問、好奇和對目標的渴望,才是自學者長遠堅持的關鍵。

這一系列教學模式的創新和學習模式的改革,是走向多元的開始,但也是人們在多元中墮落的過程。學習可以仰賴工具優化,能不能做好終歸個人。

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