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餐館的惡夢


記得有一家小餐館的老闆跟我說,基本薪資的調漲讓他們沒有辦法雇用更多人力,利潤下調的結果是老闆動用更多家人的力量將營業時間拉得更長。

根據基本的經濟原理,在一定產出範圍內增加人手,可以讓經營的平均成本降的更低,為利潤騰出成長的空間。古典經濟的精神首要在於分工,因而讓產能提升,或使繁雜的任務能被妥善處理。再來是自由選擇,在分工的過程中形成市場與就業選擇,人們在選擇中決定出適當的薪資水平與成本結構。

到此,這樣想法也許很像是自由主義保守派的意識形態,所以我相信政府保障勞工是不錯的事情,因為有很多店家或公司確實運用壓力與資訊不對稱,進行惡意壓榨。

但我開始思考,這樣的保護會不會砍到的只是老實做生意的人?那些玩弄資訊不對稱或是以夢想為號召的組織,會否依然繼續玩弄規則,用著低薪指派不合人情的工作內容?那些坐擁大資本的組織,仍舊把錢留給自己創辦的協會或影子銀行進行技術性節稅、逃稅甚至洗錢,而且還沒有本國或跨國的法規得以處分。

許多小店家利潤遭到腰斬,也會讓展店的再投資、創業者的消費、政府的稅收甚至消費者的消費品質都降低。因而在低資本低投資的市場,形成一個為求苟存的惡性循環。

小市場與政府在自相殘殺,結果是讓利潤下滑,大市場在制度漏洞間跨國合作,形成更大的壟斷。

這意味著許多保障的政策,砍下來的可能難以去彌補失去的,最可怕的狀況是,我們並不知道代價如何精確衡量。所以最終政策要的是什麼、砍了誰來成全計畫,要透過另一個框架來思考;道德與正義需要利弊衡量的框架來成全。畢竟,有時通往地獄的道路,是由善意鋪成的。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