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美國發展背景與桑德斯



在我還笑川普是美國的照妖鏡時,桑德斯已經異軍突起。

根據友人即時動態完整指出,桑德斯在民主黨初選的內華達州追平,全美國民調已經進入交叉的47:44領先;去年12月仍是31:60的頹勢。若數個月前談論他在愛荷華州的平手,以及新罕布夏州的大勝,幾乎是個笑話。如今這位社會主義老頭得到美國人民的青睞,讓我大吃一驚。

張鐵志以桑德斯掀起意識形態革命為題,其文背後的現象當然直指美國經濟高度不平等,政府和教育機構不斷被企業侵蝕,甚至美國在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間持續變化的認同。社會主義在美國曾經毫不起眼,甚至被汙名化為邪惡,前人更不斷嘗試回答為何美國沒有社會主義,所以張鐵志的文更提到政治學家Lipset所總結,
「相對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,美國有一種獨特的意識形態:美國主義」,這來自美國獨立革命,並奠基於其憲法的結果,其中包含「反國家主義」、「個人主義」、「平等主義」、「自由放任」、「民粹主義」五要素。也確實,相對於歐洲,美國當時已經夠平等,不需要仰賴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,也不信任透過國家來促進平等。這些成因或說結果,當然不能忽略美國移民社會的特性以及他們自身地理環境的優勢。

然而在經歷兩次工業革命以後,一切隨著能源/通訊組合的轉移而逐漸崩解。沒有歐洲和平始工業化時期的水/風車磨坊,轉而代之的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燃煤、蒸氣為主力的生產配銷 ﹝能源/通訊組合:火車、進階的印刷力、鐵路運輸﹞;以及第二次工業革命石油、電力為首的能源配置﹝能源/通訊組合:汽車、公路、電話﹞。在此同時,企業為因應經濟快速發展以及社會組織複雜化,相隨而來是更為嚴密的管理──官僚式與中央集權的管理,這樣的管理文化,不允許太多即興發揮,而追求極致分工和有序無誤的流程。

這樣的企業文化和管理模式,甚至還影響美國的思考方式和教育體制﹝填鴨教育、足不出戶的關在教室學習等﹞,台灣教育體制無疑也深蒙其害,呂世浩教授批評這種因應工業化的教育體制,像趕著生產一樣把學生「製造、上架」,賠掉了學生的人格培養。

當然,也很重要,當時美國產業的進入成本實在是非常高,能源和資本或昂貴或取得不易﹝如通訊業者的電網、石油業者鑽油平台、鑽石業者的礦石開採,到製造業廠商的廠房機械等﹞,因此對於個體的、小的、分散的企業而言,相當不友善,然而一旦進入產業成功,技術層面有所克服,規模的報酬、指數模型成長獲利多有人在,也因此美國企業們沒有放棄這類領域的發展,反而是許多「大」及「壟斷能力」的企業雨後春筍地出現,使用中央集權和官僚式管理模式,並不時需要政府立法允許壟斷行為維持穩定的市場。

這段發展脈絡決定了一個事實:人類文明從來沒有像第二次工業革命至今的日子,由那麼少數人決定大多數人的生活的時候。1928年美國最富1%的人所得佔全國19.6%;2014年則為17.85 ﹝數據引自張鐵志內文﹞。這就是現在的美國,而不只是美國面臨到的挑戰。桑德斯持續提升的支持度,正反映出美國目前的挑戰日漸巨大和人民對於新經濟革命的期待。

桑德斯大膽主張「民主社會主義」,甚至大學教育免費,這個想像不是不可能到來。根據物聯網革命作者里夫金認為,「一個共享經濟的時代正在到來」。以日漸成熟綠色電力生產,以及90年代開始以指數模型成長的「網路」作為基礎,並連結感測器、遙測器、3D列印革新,將促成零邊際成本世界的到來,並強力摧毀資本主義體制。什麼東西都能藉由趨近於零的邊際成本生產並運輸,當然也包含了桑德斯的免費大學教育。

有關共享經濟和務聯網革命礙於篇幅就點到為止,有觸發點再額外談,我們仍可假想零邊際成本的共享經濟時代的來臨,桑德斯的抱負和理念在其中得到良好的發展土壤。





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