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典:古代與現代的回應,《正是時候讀莊子》讀後心得



若問我《正是時候讀莊子》在講什麼,我不會像先前的讀書介紹一樣,拿起一大刀把書剖開,剖出幾個巨大脈絡,再用肉眼窺探其中的血肉,試圖找出作者怎麼回答,用了哪些工具,說了什麼。

因為這次的回答,要回歸到我們生活經驗當中。

記得有篇文字相當有名,大概是說:「我用盡一生心力,拚盡一生力氣,賺得許多財富,許多樓房,擁有許多事物,然而就當我躺在醫院病床,與死神搏鬥的過程中,我才了解,生前這一切都是帶不走的。」

沒錯啊!花盡一生所追求的,都不能帶到身後的世界。那段近乎自我剖白的文字顯然值得我們詳加推敲,也就是要進一步揣測探問:追求那些榮華富貴時,是為自我成就與滿足感,還是只是為了回應外在環境所強加的期待。

正如作者蔡璧名教授說的,「我們想要的一切都在外面」。那到底多少事情是順乎於內心的呢?喜愛某些學問,卻要被周遭人嫌棄這沒有前途,硬是走上自己根本不喜歡的路。擁有某些嗜好,卻得要面對排山倒海的壓力,被說那是小道,擠到社會邊緣去。

如果靈魂長生,他在肉體裡的時間也是那麼有限,人短短一輩子,卻被身外的亂言雜罵、風風雨雨干擾,失去對自己的掌握與認識。年光流去,時間不會給予後悔跟彌補的機會,但其實,我們可以是自己的主人,順著自己的心做出選擇,享受在「一晌年光有限身」之間。

讀過莊子,我們可以窺見古代落魄的讀書人,為何總在貶謫與感慨中,顧盼莊子的身影。蘇東坡「長恨此生非我有」的遺憾,正道盡古來讀書人被逐名求利、服務社會的外在期待所牽制的悲哀;他們'也老是成為皇帝的玩棋,以及小人的明爭暗鬥的箭靶,被沒有道理的欺來弄去,無法掌握自己的生命。

古去今來,各有相同之處,回應到今天的我們亦復如此。東補西補,補全科補才藝補作文,想要多一點什麼,就只是為了要讓人能多看你幾眼。但我們終究是可以在心靈上自我完足的個體。「何時忘卻營營?」可能沒有做到的那天,也當然沒有必要刻意追求神人與聖人的境界,只要讓莊子的思想對我們的想法造成那麼一點影響,也就足夠了。

看完這本書,可以讓你重新思考面對事情、抉擇乃至人生的其他可能性。蔡璧名教授用富有文學性和生命歷練的文字,搭配著黑白的漫畫,讓《莊子》生硬的文字和思想,在21世紀的現代活了過來。看完這本書,我們可以得到兩個回應:第一,面對得與失,其實還有這樣思考和處理的空間;第二,《莊子》這部經典可以在幾千年來,與宗教和許多思想結合,並在無數國家與民族間造成影響力,造就他之所以是經典的,正是因為他回應了「人性的通同」。

道理是不能說盡的,莊子本人也這樣說過;我說再多也無法完整。所以接著,就輪到讀者大家用自己的經驗,跟著蔡璧名教授筆跡,去感受跟實踐了。
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