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文社會不是強塞的知識,是與時代環境的對話和思考



我弟最近準備學測複習,對經濟學﹝公民﹞有些困惑,雙修經濟學的我決定很雞婆的跨刀相助。這也算是偶然的機會啦,我主要透過講解經濟學原理,再由引導式思考帶他從經濟的「歷史現象」,進入時代的脈絡,了解過去以外,也理解現今的很多現象跟觀念所由來。

順序是這樣的。一開始,我從供需原理跟他談論消費者剩餘跟生產者剩餘,這是他最開始的提問。想要我解釋教科書上面的概念。

之後進到上限與下限管制的無謂損失,還有國際貿易的基本概念。雖然是基本概念,但說實在我覺得對高中生實在不好上手,我當年讀起來也不輕鬆,但還可以教其他同學,狀況算比較OK的。

│歷史的其他可能性

解完這些疑惑之後,尚嫌不滿。為了顯示我雙主修經濟學的專業性﹝值得質疑啦,反正就是想表現一下﹞,我又更進一步帶他思考「資本主義」的邏輯。希望從宏觀歷史的角度來換位思考。

比起前面解釋原理,我花更多時間在經濟史上面。那時候我看到講義上面有「共有財的悲歌」,我就跟我弟說:「你知道有篇論文叫共有財的喜劇嗎?」

他笑了一下:「不知道欸」。

我接續介紹,這是一篇1980年代的論文,研究出土地﹝或公共財﹞被許多人共同使用的情況下,不會發生悲劇的可能性,那就是:不要匿名使用土地。大家都知道誰在共同使用,就不會產生悲劇。

而研究對象,是阿爾卑斯山和日本山區數個聚落,大概是上百人到數千人的規模。

他眼睛一亮:「哦!對欸!匿名會造成濫用!」我又補充:「共有財悲歌是主流的認知,這篇講喜劇的論文只是在探討人類行為另一種可能性。」

「而我們這個時代,被資本主義的故事給塑造了,所以主流思考才會引導你們理解共有財的悲劇。」我接著說。

但事情沒有絕對好壞,共有財的悲劇和喜劇,都有其環境造成不同思考。我把我弟引導到經濟史的範疇,進入商業和資本主義的故事,但盡可能簡單,如果太學術可能會有反效果。這就是從客群決定你語言模式的重要概念。

「人類採集社會的豐裕,不在於過度採食跟生產,而在於只取剛好所需。進到農業社會,我們擁有餘裕,因為我們更群聚且專注的生產,也不用跑到遙遠的各地取獲取能量,只要定居著,就能有豐盛乃至過剩的收成,這就是剩餘,或說Budget。」這樣說你同意嗎?

他點頭稱是。

但Budget終究有限,隨著養活人口變多,大餅每個人越分越少,所以一定希望讓這個餅能夠變大。「商業在古代被視作邪惡,因為在古人的心中,資源就是那麼多,你拿多我就變少,所以很邪惡。」

他連忙點頭稱是,感覺好像連結到他曾接觸的某些資訊。

│資本主義的故事與邏輯

但資本主義說了一個很酷的故事:餅能變大!我接著說。

「你想,你今天要開麵包店,但你窮到根本開不起,沒廠房,沒店面,還沒有員工。那你怎麼辦?」我問。

「去借錢吧?」他回答。我心想,這小子竟然那麼有SENSE,是我都把他想得太笨了?

「就是借貸!現在我是那位投資人或債權人,你怎麼說服我必須投資你的店?」我追問。

「因為我會還你錢啊!」我弟不假思索說。

「可是我手上的多餘錢財能讓我享受大好日子,你欠債期間我沒辦法享受,不太想借你,你要怎麼說服我?」

「恩……。會給你利息哦!」他想了一下,但反應算是很快。這小子蠻有前途XDD

投資人現在想了一下,認為「可以相信你,我們成交。」我告訴他,這階段的考驗他過關了。

這就是資本主義第一個邏輯──信任。我相信你可以創造這樣的價值,因此願意在啥都還沒有的情況下,就借錢給你開店。「我的利潤,轉成對你的投資」,此後大家都鼓吹這個概念,資本主義就有本錢壯大了。

我接著請我弟特別注意以下邏輯關係,也請讀者們注意:

「你看我的錢財讓你開店創業,製作更多麵包;製造很多麵包,你需要工人跟店員,你創造了就業;他們有就業,所以有收入;他們有收入,又可以去投資更多其他產業的創業。然後其他產業的創業家,又得以被支持起來,製造更多商品和服務,我們的世界,就是這樣富裕來的!」

資本主義讓大家相信商業不邪惡,因為大家都能賺錢,改善水準,經濟大餅會變大。﹝雖然這些最後走偏了,甚至還分配失衡,但是已開發國家不同階級的生活水平逐漸升高是可見的。﹞

你的麵包店開成了,18世紀歐陸就充滿如此狀況,這在更早的人類史上未曾發生過。依你的例子,你好我好大家好,你應可以理解資本主義一直不曾完美,為何人們還是擁抱他。

原則:有多餘的財富與信任的環境,是資本主義的溫床

教訓:一個現象或事件的形成,要盡可能從當代的條件去理解

│投身當代歷史環境

長舌公如我,又給我弟最後一個引導,算是收尾。

我問:「現在你周遭有很多人也獲得投資,可以開麵包店了,你多了很多對手,消費者多了好多選擇。我這投資人關心消費狀況,你有辦法跟我擔保你不會倒嗎?」

我弟這次思索更久了,念念有詞,努力連結我從供需原理,到提問問題當下的資訊。

「供給吧!因為我提供的東西很不錯。」他擠出論點。

「太讚了!」我說。你那個論點若延伸,200多年前有人說過類似的,是賽伊﹝Jean-Baptiste Say﹞所說。他認為供給自創需求,在自由競爭的市場中,供給方會思索最好的數量和服務,找到適合的需求,是為賽伊法則。

賽伊像


我弟感到相當的驚訝,我又順勢跟他介紹賽伊法則的論點跟背景,他也在這當中了解了經濟史和賽伊法則,他也認為這對歷史科有所幫助!

原則:教學不是強塞,引導人去思考是重要的

教訓:學科不會彼此分開,多少都能互有關聯
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