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子的性善論與四端算不算演化的結果?



孟子曰:「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,庶民去之,君子存之。舜明於庶物,察於人倫;由仁義行,非行仁義也。」

從這段文本中,看出孟子認為人跟禽獸分別很小。最本質上差異在「仁義」,以及人倫秩序上的和諧展現,這承繼並具體化了孔子的概念。楊朱和墨子就曾受到孟子嚴厲的批判。他說:「楊氏為我,是無君也;墨氏兼愛,是無父也。無父無君,是禽獸也。」

因為「無君又無父」,破壞了人的社群之中階層份際,也失去了人倫的互動和諧,孟子定義這些現象為,「充塞仁義」、「率獸食人」。與禽獸無異。所以在他眼中,人雖與禽獸差別不大,可貴的細小差別從仁義開始,仁義又從「四端之心」﹝是非、羞惡、辭讓、惻隱﹞發端成長,最後充擴為「善」,所以四端之心,是「善」的根源。

善就這樣,被孟子先驗性的認定為是人性本質,並有自由意志可以選擇養氣行善。但這個行善的表現被孟子詮釋為是發自內心、是最根本的,所以才說「由仁義行」而非「行仁義」做出來的表面功夫,所以甚至可以說孟子將「善」推到了道德理想主義的層次。

│演化論與先驗性的善

這讓我想去剖析人類﹝人類有很多種,以下都談智人,也就是我們這一類的人類﹞,到底有什麼特質,讓孟子認為「善」是人性之端,是人性的本質。並試圖使用演化論的觀點,來詮釋「性善」如何可能成立,以及「善」替智人帶來的成就。

關於智人的成就與繁榮,許多古今中外學者都有所著墨。以色列歷史學家哈拉瑞﹝Yuval Noah Harari﹞曾說過:「人類是大自然中不怎麼特別的動物」。換言之,就是「異於禽獸者幾希」。但他認為人類之所以是萬物之靈,最根本原因是「想像力」,這促成人類打破鄧巴數﹝150個﹞與基因演化的限制,並大規模合作。意即,「大規模合作」是人類勝出其他物種的現象,其充要條件是想像力。

在考證結果面前,我們都必須承認智人在智力和蠻力上,比不過很多物種。人類如何成就,合作必定是一個重要機制。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﹝Adam Smith﹞在《國富論》第一章〈論分工〉,就提到分工是繁榮的重要條件。而分工的形成基礎,也建立在智人基於先天差異所帶來的合作傾向上。

而造成智人能夠達成大規模、有效的合作之謎,除了哈拉瑞所說的「想像力」和斯密提到的「個體先天差異」,我個人認為還可以延伸出「情感」,這個比較能貼近孟子概念的面向。

可以說,因為有情有感,能夠同理對方的辛勞與際遇,相互合作或給予幫助;知道做任何決定,要考量到彼此甚至整個族群,而非獨斷終生;身在社群之中,因為群眾壓力而合群,所以知所羞恥,有所不為;清楚互利互讓能夠成就最大的彼此利益,為彼此共同打拼,於是族群得以穩定和成長,並在這些幫助和體貼的過程中感到快樂,進一步願意給予更多幫助。

這些過程是人類合作與從眾本能,也是社群性的展現。人類社會與文明日益擴大增強的例證,應該就在於此。我意指,孟子所謂四端都是智人合作機制下的產物,也是合作分工重要的基礎。

且在演化論中,合作與合群性弱的人們,會逐漸被淘汰,或死於大自然之手,或死於族人之手。智人經歷20萬年的歷史,特別是7萬年前的認知革命之後,慢慢經由演化,強化出從眾、合群性質、有同理有情感的特性。生物學告訴我們這些行為的背後,由體內化學獎勵機制主導﹝多巴胺、血清素、催產素、腦內啡﹞。

所以孟子的「性善說」、「四端說」,可以說是智人為回應在大自然裡生存的合作需要,所產生的產物。可以說孟子的前提「人性為善」,也就是「性善」,是很正確的觀察,只是最後要不要選擇為善,那都在個人決定了。

性善與性本善

最後一個概念,性善與性本善是有所不同的。我已經認同了孟子的「性善」,但對於人性「本」善之說。我則認為不然。因為性本善之說否定了人「選擇」的過程,畢竟孟子講的還是「人有自由意志可以選擇為善」,所以也可以不為善,其中人是有權利選擇的,進一步來看,為善也是需要動機的。

最終,智人跟禽獸的差別真的很小吧,但智人透過情感認知、想像力以及合作表現出來的結果,證明了智人的成就,也證明智人跟禽獸是有差別的。


◎本文為課堂報告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