困境與共好思維




一、如何描述我們身處的時代?

簡單描述,我認為關鍵字應該是憤怒、不公平。我們可以從市面上就有的相關書籍來看,美國以Stiglitz的《不公平的代價》、《大鴻溝》等為代表;台灣則有楊志良《台灣大崩壞》以及《拚公益,沒有好走的路》﹝意外發現楊蠻會寫的﹞;韓國則有張夏成《憤怒韓國》以及什麼憤怒XX的系列作。

而真正讀這些不同國家的不公平作品,所呈現的現象也相當一致──消失的機會、老化的社會、金權政治與關說等等。一些數據修正,國家名稱改一下,放在已開發國幾乎能說通。


這意味我們生的是同一場病,一場資本主義的大病,有時不能只有責怪玩家,我們也要反思遊戲的運作,遊戲機制不能滿足大部分玩家參與的動機,和遊戲的成就時,遊戲本身也需要被檢討。

「不要怪玩家一直作弊,要怪遊戲給玩家機會作弊」
「社會可能由貪婪運作起來,但我沒看過不管制的貪婪可以帶來發展」。

二、共好意識

既然大家生的是一場資本主義的大病,那我認為檢討「世代」就沒有什麼意義──像是老一輩盤據資源,年輕人太愛花錢,別鬧了,說到底我們都是一樣的,是時代的產物。

只是出生時間不同,遊戲規則變得傾向於只保護某些族群的機會,而非大家的利益。不過對我來說,這就是我們要開始思考重新打造環境的時候了,又或是更該強化自己,盡一己之力去幫助周遭任何人和族群,例如勞工、新住民、身心障礙人士或辛苦的創業家等。

那就會想啦,反正是大體制出問題,我又沒辦法盡到什麼力。是呀,但有句話是這樣啦:「如果大家相信明天股票會跌,股票今天就跌;大家如果相信股票明天會漲,股票今天就漲」。信心才是一切驅動力,越是低迷越需要相信的力量,不能被環境給馴化。

無論如何,保有一個「共好的意識」,然後在自己所能影響的範圍努力看看,至少你做了。

三、與現代的契約和想像力

我們生來就被迫簽下一張「與現代的契約」,影響我們的「看不見的手」應該是這張契約。這個契約被民族、國家、教育和市場給形塑。像是國籍身分、國族認同、一條龍的教育體制以及畢業後必須投入市場等生命歷程。

雖然這樣的過程中我們只有微薄的選擇權,但在框架下何嘗不能創意?帶著手鐐腳銬為何不能跳舞?沒有選擇背後一定會有所選擇,因此把握當下,把握每個難得的機會成為我堅持的原則。

同時我們很多的無力感,是因為身在當下我們渺小,而且大多努力,並沒有獲得即刻的反饋和立即的效果。但沒有什麼經驗是派不上用場的,沒有什麼努力在未來不會開花結果,問題在於有無持續與堅持

什麼東西促使持續與堅持,我認為是「想像力」,人們過去想要更快的馬來改善交通速度,但福特發明了汽車,再沒有所謂更快的馬了,只有更快的引擎 「馬力」。

過去人們不認為自己會飛,但現在誰認為自己不能飛?而且還是坐在一台超大的聚合物裡面飛。

因為想像力總能帶領我們超越眼前的任何限制,為了要去完成一個想像,一群人就會瘋狂地、持續地投入地自己喜愛的事,這就是堅持,這就是社會的活力!

「想像力是你的超能力」,還記得那鉛筆的廣告嗎?找尋答案的時候,感覺那隻奶油獅是對的。

四、未來是我們的?那我們要有本事做自己

有時候會感覺疲倦,是因為背負太多人的期待甚至是命令,家人的、社會的、傳統目光的......。那是解答嗎?那是日後的最適解嗎?

想聽從,因為那聽起來相當穩定安全;但又想闖,因為人生是自己的。

承認吧,哪可能同時完成這兩件悖論般的事情?意見參考參考就好啦,決斷還是在自己身上。對我來說,如果聽從選擇安穩,我就不會責備家人束縛我的人生;如果走自己的路,那就不能害怕去承擔風險和挑戰,我們常說未來的時代是年輕世代的,那我們也要有本事去做自己。

我一直期待我們都能勇敢地宣示出「接下來由我們作主」這類的話﹝不是沒能力然後自嗨的那種作主﹞。這象徵著我們不僅有能力承擔,更還有能力給予;不只自己享受,身邊的人也能獲益。

五、後記

我原本只想寫個3、500字,因為最近講太多話不想寫字,但還是不小心又囉哩八唆一堆,真為難。

這篇的靈感首先來自最近做額外進修的啟發,來自那些厲害而且也真正也在付出的大師。

另外則是那些默默承擔,勇敢付出的不知名小人物,還有那些振奮人心的音樂。我必須把這些靈感來源記起來,希望自己永遠能夠記得。

推薦閱讀: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