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來源:自己的截圖 |
大晴天的午後在河濱跑步,途經5個紅土球場,都看到有人在比賽和練球,有社會球隊也有少棒。
上週聽了一個棒球相關的演講,有個問題耐人尋味,為什麼棒球這運動會迷人?
手套那麼硬,球棒那麼重,場地那麼大,人很難湊,還會抹得全身泥土。
其實棒球是不被少數人主導的運動,強如大谷翔平,一場正常頂多也只能打4-5次,頂級的先發投手,也只得投一天休四天;鋼鐵後援投手,也不可能場場出賽。
但棒球又是被少數人主導的運動,裁判有異常高的主動權跟參與權,好球壞球出棒過半的宣告,都要靠裁判。
美國人很自豪,棒球是非常民主的運動,人沒有比規則大,你也沒有比隊友大。尊重基於規則而產出的判決。真正打下去你就會學到這一課。
打棒球的、棒球蓬勃發展的,也幾乎都是民主國家。
棒球很有助於凝聚社區,因為一群人要好好生活,好好運作家園,就得如此。基於這種精神,我也很鼓勵大家多打棒球 (或壘球,規則類似)。
打棒球還有好處,父母會在旁邊陪著,你會參與孩子的成長。我今天途經的幾個少棒隊練球比賽場地,都有看到這樣場景。
我個人喜歡棒球,是因為球場上沒有無用的人,速度快慢、力量強弱,身材高矮,都有發揮的地方。
我在小六時,曾經三振過年紀跟身形都比我大的人,但也曾被矮小的原住民球員打爆。很難理解的事情常發生,而有些教訓當下不會知道,但棒球的複雜度確實可以解釋很多事情。
打這麼多,我想表達什麼?也沒有想表達什麼。不要當小鎮做題家了,團隊運動才能培養能力跟人格,打得很爛,都比沒打還要好。
我最近加入了一個社會人球隊,練了幾次球。我要讓行動比嘴巴快 (雖然球場很遠但會繼續的)。
0 留言